5.新赛季战术(2 / 2)

现在的中超和历史上一样,一堆完全超出中超层次外援的到来,让比赛变成了双方外援的对抗赛,只不过从之前的在前场堆砌前锋变得稍微好了点--懂得在后腰上放一个在欧洲都是顶尖能力的后腰球员。

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拿出远超球员本身身价的价格把球员买过来碾压别的中超球队。

而这恰恰是龙腾队做起来很艰难,同时也不想做的事情。

龙腾集团要是肯大资源投入到俱乐部上,也不是没有钱,但是相应的在集团的别的业务上的发展就会被限制,这并不是张升从欧洲回国的初衷,也违背了张升给自己父亲立下的军令状。

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打法对国内球员的水平提高真的没有太大的帮助。

很多球迷一直说高水平的外援能够带动国内球员的快速成长,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职业足球俱乐部就是是那么职业--球队需要好的成绩,当然,这也可以说是急功近利。

所以当国内的的球员一次又一次的跑位失误,传接球失误,防守失误之后,不管是主教练还是外援都会大概率的选择自己单干。

因此我们在国内看到一票票的诸如江苏苏宁这样的俱乐部打7-0-3的阵型,而稍微把国内球员和外援之间的配合融合的好一点的球队就能拿冠军,比如广州恒大。

可以说这样的打法对国内球员的成长,帮助真的有限。

特别是在前场的进攻球员的成长上还起了副作用。

张升所带领的龙腾队既然不想和这些俱乐部一样,就必须让外援和本土球员融成一个整体。当然,选择这样的打法还有让外援帮助自己球员更加快速成长的意思。

加上作为一支冠军的最有力争夺者,张升也不想自己的球队打的极其的丑陋,球迷也不允许上个赛季的双冠王打得那么丑陋,那么选择克洛普这样全场高压,频繁跑动的攻击型打法成为了首选。

当然不管是张升还是克洛普的这种打法都是有其依据的,因为现代足球越来越有“返璞归真”的意思。

在足球出来之初,甚至是包括现在的低水平的业余足球里,球员们总是在跟着球跑,球到哪儿,人们就像潮水一般涌向哪儿。而到了职业水平,则要求球员们在场上保持阵型,防守者的任务就是防守,中场就呆在中间,而前锋则冲在前面,大家各司其职。

然而现在的足球呢?越来越强调阵型的流动和变化,要求球员能够一人身兼多职,同时还要求阵型的紧凑和局部的人数优势。

同样是顶级的教练,瓜迪奥拉在刚上任的时候曾经解释说,他希望任一时刻,他的进攻和防守之间距离不超过30米,也就意味着,球队在攻防两端都是作为一个整体。

其实这个意思和克洛普是殊途同归的。

从克洛普和瓜迪奥拉的打法来看,他们有些东西非常的相似,那就是尽可能的挤压球场的空间,并且防线提得很靠上。前锋压迫对方的防守者,中场也帮忙,而防守者的进一步压上几乎快让对方得了幽闭恐惧症了。

他们不同的地方是在得球之后,瓜迪奥拉要求球员拿球后在两侧来回的传递来控球那样拉开空间,而克洛普则是要求尽可能快的发动进攻,更加的简单,直接,高效。

而且这两种战术都有着其固有的弱点,那就是怕被打反击,以克洛普的球队尤甚。

更直接的打法导致他们丢球很快,虽然有马上展开就地逼抢,但是场上也显得会很忙乱。

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的比赛节奏很快,要求大量的跑动,却还是会输掉比赛。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多特蒙德在欧冠小组赛中对阵马赛时创造了欧冠史上单场最多的跑动距离的记录,最后赢球的却是马赛,因为后者的反击那场比赛效率出奇的高。

现在龙腾队打的3-5-2这种对球员的要求非常高的阵型很快就让球队吃到了苦果,在上半场第三十一分钟时,在中场负责给向天歌补位的齐鸣出现了失误,加上向天歌自己也助攻的太靠前,给了对手机会,里斯本竞技B队的左边锋在拿球反击内切之后的射门将比分扳成了1:1.

同时里斯本竞技B队这边也调整了战术,将阵型从4-4-2变成了4-1-4-1,张升也用出了自己的变阵,将马永利前提,当一个拖后后腰使,龙腾队的阵型也是变成了4-2-2-2。

从五后卫到四后卫一拖后后腰的转变是龙腾队这个冬季重点训练的战术,因为现在的中超经过一系列的爆买,基本上每个强队前面都有一到两名能力超强的前锋,同时还有一个能冲上来进攻的后腰。

龙腾队在安排一个拖后后腰主要的职责就是切断对手中场和前锋的联系,同时防止对方的后腰前插进攻。

张升这个赛季准备对龙腾队阵型的调整可以说非常的大胆,在他看来,阵型不代表战术,坚持全场高位压迫是战术基础,选择控球或者直接快攻则是变化的招式。

至于打3-5-2还是4-2-3-1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完全是来达到上述的两种战术目标的手段而已。

张升的终极目标就是达到同样是很多教练想要的效果--讲究战术并不意味着告诉别人该怎么做。更多的是关于在什么地方不应该告诉他们做什么--也就是说球队唯一需要的就是球员们动动脑子,做出自己的决定。

这样的做法就是去“核心”,去“球队领袖”的最终目标。

添加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