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技术的优势(2 / 2)

张升经过这几年的球员召唤,给龙腾队竖立了一个非常原则性的用人态度--谁技术能力更好,谁就能上位越快。

这也是张升希望能够影响到国内足球的一方面--将中国足球带回技术足球的正轨。

而且技术足球确实也给张升的球队带来了帮助,在肖云帆对李学鹏形成一次成功的突破后,他再次利用自己的的脚下技术给了球队帮助。

上半场第十七分钟时,肖云帆再次的助攻到前场,这次广州恒大给了他足够的重视,他们的左前卫郑龙和黄渤闻都过来协防龙腾队在右路的肖云帆,帕托,林峰进攻组合。

这次龙腾队和广州恒大在球场的左路形成了3对3的进攻和防守局部对抗。

足球虽说是11个人的对抗,但是球场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场上,更多的是局部的2-2,3-3这样的对抗,只有在更多的这样的对抗中取得优势,球队才会拥有整体的优势。

特别是在巴萨盛起之后,更是将这样小范围内的对抗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往往能利用几名脚下技术超强球员在连续的快速传倒中打穿对方的防守,致不济也能吸引对方更多的防守队员然后再转移出去。

他们这样的打法成了现在很多技术型球队争相学习的对象,一心想走技术足球路子的张升当然也是众多的学习者之一。

这个赛季随着智能发球系统这样的高科技训练设备的使用,龙腾队在这种高强度的强化训练下,局部的小配合能力突飞猛进。

到目前为止,龙腾队在所有的比赛中,都是依靠这种局部的优势渐渐的变成胜势的,从之前的比赛看,能阻挡龙腾队这种打法的除了不停的犯规之外,只剩下了烂场地这样的客观条件了,直到现在遇到了广州恒大。

作为真实历史上囤积国脚最多的球队,这些国脚虽然和那些水平高的强大联赛的球员差距不小,但是在中超这个层次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这些球员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脚下技术,又或是战术执行能力都在中超的普通球员之上,现在在面对龙腾队这样的局部传倒中,他们的表现也比之前龙腾队遇到的那些对手强很多。

比如像这一次,龙腾队的三人小组配合连续的进行了十几脚的传递,但是以郑志为中心的广州恒大防守组合将一切的过人和可能的传球路线都卡死了,虽然他们付出的更多--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注意力,远超龙腾队的奔跑距离。

当局部的对抗中传倒打不开局面的时候,取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脚下技术。

当帕托又一次的把球传给肖云帆的时候,肖云帆没有再把球转移出去,而是利用自己的灵活的脚下步频面对李学鹏踩起了单车。

看到肖云帆的动作,贺炜说道:“龙腾队的球员都敢做动作啊,这已经是连续的三次踩单车动作了吧?”

就在贺炜的的解说声中,肖云帆做出了要从右边突破的动作,负责正面防守他的李学鹏则顺势将肖云帆往右边挤,毕竟球场的边线就在右边,这样他能利用自己的身体将他彻底的挤出边线。

但是肖云帆这次就在李学鹏开始移动的时候,将球直接从他双腿之间传了过去,同时人跑出了边线外绕过了李学鹏,这是一次漂亮的穿裆式的人球分过。

李学鹏也没想到肖云帆会用处这么漂亮的过人方式,他以为将肖云帆挤出边线外就能成功的完成这次防守,所以已经失去了重心,让肖云帆顺利的追上了皮球。

肖云帆的这次过人让另外一名解说徐阳也高声叫好:“漂亮的人球分过,还是一个穿裆,这个动作太漂亮了,李学鹏这次还是太鲁莽。”

李学鹏被人过掉后,显得有点恼羞成怒,他利用自己速度快的特点,从身后追了过来,在肖云帆传球之前伸手拉倒了他。

这个比较明显的犯规没有逃脱主裁判的眼睛,作为上个赛季的最佳主裁判谭海冲过来对这次李学鹏的战术犯规出示了黄牌。

知道这次肯定逃不过黄牌的李学鹏也没有废话,转身就离开了事发地。

张升站在场边给肖云帆大力的鼓掌,这也是张升这次上肖云帆的原因。刚才的那个情况,如果是周舟在场上,最后球到周舟脚下,肯定又是一脚传球还给了帕托或者林峰,毕竟他并没有太多向前的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广州恒大这样的强大的球队时。

肖云帆的这次突破也为龙腾队获得了一个前场的定位球。

一看到龙腾队的定位球,又看到卢志辉在场上,不仅所有的解说员都极其期待,就连熟悉中超的球迷也都提起了兴趣,作为广州恒大绝对的克星,卢志辉只要是在场上,广州恒大总是在他身上吃亏,因为他的头球功夫太厉害了。

果然不出所有人所料,在拿到这个前场任意球后,卢志辉从后场赶了过去。

贺炜笑道:“卢志辉上来了,广州恒大可得盯紧他了。”

在本.阿尔法站在球前准备发球时,广州恒大禁区内一阵兵荒马乱,作为现在队内身体条件最好,头球能力最强的后卫球员,梅方死死的跟着卢志辉,这是卡纳瓦罗在赛前就安排好的。

本.阿尔法在发出球后,球果然直接飞到了卢志辉的位置,而卢志辉也没有辜负恒大克星的名头,梅方虽然是紧紧的盯着他,还在被卢志辉通过不同的拉扯跑动找到了点,而且他的头球进攻还是真的有威胁,球在卢志辉的甩头下稍稍的偏出了球门。

进球未果的卢志辉也惋惜的摇了摇头,赶快的飞奔回到了自己的后场。

肖云帆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差点为球队带来了一个进球!

添加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