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偷渡的诱惑(1 / 2)

滨州边防支队侦查队再次获得了一个重要情报,据侦查员收集到的信息显示,近日好几个点都有异常的人员聚集现象,总共加起来大约四五十人。????

他们男女都有,大多持外地口音,穿得比较朴素,带着简单的行李,看上去像相约来打工的,却分散住在几个宾馆里,一住就是好几天。

这些人大多数时间都猫在宾馆里,每天就是一两个人出来,买一大堆的吃的东西进去。

听宾馆的服务员讲,他们待在房间里要么是聊天,要么就是在打老k,既不像是专门到滨州来找工作的,也不像是凑在一起聚赌的,更不像是集体出游走亲访友的。

他们想干什么?侦查队加强了对这些人员的关注和其他有关信息收集,然后再将情况区分进行整理分析。

大部分同志的趋向性意见是:这很有可能是一次偷渡活动,目前他们之所以猫着不动,可能是在等人员到齐,也可能只是在等待组织人员下指令,选择合适的时机集体偷渡出境,很可能会利用海路。

案情重大,夏晨立即将有关情况和分析结果向支队领导做了汇报。黄嘉轩等几个常委一起也立即赶到支队指挥中心,肖震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指挥中心的中间摆着一个墨绿色的滨州市地形沙盘,上面插着数面小旗和无数个红白小圆点,标注着辖区内的党政机关、海湾码头及一些明显标志物。几个人围着沙盘仔细研究,分析可能的下海地点和方式。

滨州市所辖的地形相当复杂,海岸线比较曲折,小渔村多,山多,沙滩多。很多靠海边的地形布局是“海——沙滩——小村落——山”,或者直接就是“海——山”,从山到海的距离很短。

因此小渔村只能是依山而建,分散、低矮、简陋,房子大多用石头砌成,房顶上压满了小石块,防止台风来袭时将屋顶掀掉。

家家户户都靠海为生,多的是那种八十匹马力左右的挂机小渔船,那是他们出入的主要交通工具,因为有些村子根本就没有6路可通。即使通了的,也是蜿蜒曲折崎岖难行,远不如海路来得方便快捷。

沙滩地势略高的地方,就会被围成一块一块的沙坑,那是他们养螃蟹、对虾的地方。天公作美时,靠着那几个沙坑一年也能收入个几万元。而一旦天公怒,台风来得多且急,浪高风大,那几个沙坑便会在一夜之间全部夷为平地,颗粒无收,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收归大海充公了。

靠近岸边的海面上,星星点点的放置着一些竹竿和浮球,那是渔民们用来生养海藻、海带、紫菜的。

收获季节,海面上到处都是小挂机船哒哒哒哒在竹竿浮球间忙碌穿行的景象,满海滩上都是他们晾晒的海中植物,绿油油的一大片,蔚为壮观。

但这个收成的好坏仍然要看天时,老天不顺意时,海面常常会被涤荡得干干净净,人们只能望海兴叹。

当然几乎每个村都有几艘大马力大吨位渔船,但大多挂靠在县城或镇里的某渔业公司。伏季休渔的季节,就放在家里闲置着,维护保养。伏休期一过,集体组织船队到远海外海上去进行捕捞。一出去少则个把月,多的三个月半年才能回,人辛苦、危险性大,收入自然也比较可观。

按照行政设置和职责分工,沿海一带省份就边防管理这一块而言,一般是在省一级设立公安边防总队,靠海的地区级市设立的是边防支队、县(市)级设立的是边防大队、乡镇级设立的是边防派出所(工作站),管理的主要是靠海一线的行政自然村和绝大部分港口码头。

地方公安也相应地设有公安局和分局(派出所),但主要是城区管理。

边防派出所民警经常要走家串户了解情况或上门为渔船民办理户籍、出海等有关证照,主要靠海路,一走就得好几天,海上交通花掉的时间往往占一半以上。有些自然村下船后还得翻山越岭才能到达,工作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添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