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忠烈的晏人(2 / 2)

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额,可能是不愿意做亡国奴吧?”公孙雄有些心虚的说道。

实际上他明白为什么会遭遇到晏国老百姓这么强烈的抵抗。

因为他就派过很多细作去晏国境内散布楚军杀人不眨眼的消息。

而止戈城平民被杀二十来万的事实,也让这样的传言有了事实依据。

另外,助长这种传言的还有晏国军队——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民能奋起阻挡楚军。

所以,在公孙雄的队伍开拔之后,沿途的晏国老百姓,能逃的就逃走了,不能逃的就拼死抵抗。

反正都是一死,还不如和侵略者拼死。

只不过,两者的武力相差悬殊,他们的抵抗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晏人……太忠烈了。”叶玄深深的感慨。

“是啊,太忠烈了。”公孙雄附和着他的说法,感慨着说:“其实何必如此呢?我们楚国的女帝是很仁慈的,在她的统治下生活比在晏王的统治下好得多,可惜他们就是看不到。”

一开始叶玄很看不得那种场面,可是随着军队一路屠杀向南,见得多了,竟然有些麻木了。

他只知道自己这一路来,收集了太多的魂魄。

经过十多天的行军,公孙雄的军队已经到了他南下的第二站——濉州城。

止戈城失陷之后,夏恒阳带着他的两万多精兵逃到了濉州城,然后上表晏国朝廷,通报止戈城失陷之事。

在他的奏章里,自然没有提城陷之日自己还没与敌人交手便逃跑之事,只言自己浴血奋战,怎奈敌军太强,最终无力回天,只得杀出重围退守濉州。

在奏章里,夏恒阳大谈楚军之可怕,光数量便有百万之众。晏国不起倾国之兵力,难以抵抗。

“今贼虏兵锋所向,意在濉州。濉州若陷,则京城以北无屏障矣。臣败军之将,戴罪之身,所以苟活于世者,为濉州之不可失也。然则贼虏势大,众将士虽有死战之心,恐亦难阻贼虏南下之势。为今之计,当倾全国之力,与贼虏决战濉州城下,则北地可安,晏国可安。”

晏国朝廷之上,晏王使太监读出夏恒阳在奏章里的这一段话,然后对众大臣道:“夏恒阳的意思是楚军接下来要进攻濉州,要我们举全国之力北上与楚国决战,诸卿有什么看法?”

“夏恒阳一败军之将,能有什么真知灼见?陛下应该治他战败失地之罪,他的意见就不用加以考虑了。”这是夏恒阳宿敌的说法。

“刘大人此言差矣,夏将军虽然失利,但那是敌众我寡,不是他带兵不力。夏将军的谋略还是极高的,他提出的问题,我们要慎重对待。”这是夏恒阳支持者的声音。

对一名大将军的评价,会牵扯到各方利益,因此也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朝廷将镇守北方门户的重任交给他,现在兵败城陷,他就应该以死殉国。现在他苟且偷生不算,还在这里危言耸听,陛下,臣请圣旨治他的罪!”

“陛下,夏将军那是忍辱负重,替我大晏保存实力,若是以此治罪,岂不是寒了三军将士之心?”

“陛下,夏恒阳他……”

“陛下,夏将军他……”

“陛下……”

“陛下……”

添加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