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不一样的荆轲刺秦王 下(1 / 2)

盖聂说道这里,突然露出了一丝有些怀念的微笑:“王上,你刚才似乎有些疑惑,那就是鄙人与庆卿之间,到底是怎么样结识的?”

张嘉师听到了盖聂的话,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他虽然没有明确的问出这个方面的事情,但是他确实是有些奇怪盖聂与荆轲之间到底是怎么结识的。

光凭刺客列传的相应描述,盖聂应该不会与荆轲进行深交才对。

而荆无忌则是用有些复杂的表情看着张嘉师,因为她心中,荆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对于张嘉师而言,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张嘉师在这一方面的想法,她也不知道张嘉师怎么想的。在荆无忌的心中,自然是不知道张嘉师打算给荆轲正名。

眼下再次成为大秦帝国主导天下的局势。张良虽然说眼下担任御史中丞李左车的副手,但是博浪沙的事情只不过是大秦帝国君臣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情况。

张良在这方面的行动,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改变,也许对于张良而言,他也不会太过在意自己的记载。毕竟事情已经做了,他虽然是智计高绝,但是也不是那种能够扭转时空的神人。所以对于自己刺杀始皇帝的情况而言,他自己虽然也谈不上后悔,但是么,更多的也有些埋藏在心里的想法,这自然是不足为外人道矣。

但是荆轲的情况不同。在大秦帝国,没有几个人会愿意为一个死人而说太多的话,而且因为高渐离的事情,一些本来就是大秦帝国高层官员的人,或者是类似于喜公公之类的存在,他们不找荆无忌的麻烦,已经算是烧高香的事情了。

喜公公作为张嘉师府邸的总管,他想要对付荆无忌的话,自然多得是办法。但是荆无忌在担任内院卫队指挥官已经好几年的时间,尽管两人的接触不多。但是张嘉师还是能够理解到喜公公对于荆无忌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而像是蒙武李信之类的大秦帝国高级官员,他们不知道荆无忌的身份,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毕竟张嘉师自己都没有掩饰荆无忌的身份,要是这些人的能耐,不知道荆无忌的情况,那还真的是小瞧这些人精的能耐了。

所以,无论是蒙武还是李信。都没有对张嘉师说些什么,也许更多是认为荆轲的事情不能牵连到荆无忌这个女孩子身上。

但是很快的。盖聂说出了另外一个事情之后,张嘉师才知道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

“我跟庆卿之间,本来也就是有所耳闻。庆卿的身份也算是卫国的公族之后,其曾祖父是卫嗣君。所以庆卿被人称之为卫卿。”

张嘉师对于盖聂的这句话有些疑惑,因为庆卿的称呼似乎是出自荆轲为庆封后人。

但是白起提醒了张嘉师一句,那就是庆封事实上已经绝后。

张嘉师想了一想,才想起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庆封确实是很有可能已经绝后了:

庆封(?—前538)春秋时齐国大夫。姜姓,庆氏。字子家,又字季。庆克之子。前548年,崔杼杀齐后庄公,拥立景公,崔杼和他分任右相、左相。曾欲杀不肯归附的晏婴。齐景公二年(公元前546年)乘崔氏内乱,灭崔氏而当国。但耽于酒色.将国政交与其子庆舍.并移居大夫卢蒲嫳家。次年,遭陈(田)氏、鲍氏、栾氏、高氏联合反对。

与此同时。卢蒲癸和王何谋攻庆氏,杀死庆舍,尽灭庆氏的同党。

庆封听说他儿子被杀,大怒发兵攻城不能克,士卒渐渐逃散。公元前545年,庆封奔吴。吴王夷昧“予之朱方把朱方这块地方作为庆封的采邑,给他高厚的俸禄,使他如同在齐国时一样的富有。

鲁大夫子服惠伯听到这消息,对叔孙豹说:“难道是天降福给淫人吗?庆封又在吴国富厚了。”叔孙豹说:“善人家裕,可说是赏赐;淫人富厚,可说是灾殃,庆氏的灾殃到了。庆氏全族聚集,将要被一举而灭尽。”

7年后,即公元前538年,楚率诸侯联军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八月甲申,克之”

庆封全族,被楚人全部诛戮。

以上的说法,证明了庆封与庆氏一族不仅仅是绝后,而且可以说是被齐国以及楚国先后诛杀其族裔。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荆轲作为庆封后人的可能性,的确是近乎不可能。

所以盖聂的说法应该才是对的。

盖聂自然是没有想到张嘉师会想到这个方面的事情,而是继续说下去:

“荆轲年幼时期的生活并不算好,虽然其贵为公族之后,但是卫国实力太过羸弱,而且仅仅凭借濮阳一地的收入,也不足以支撑当其时的卫国公族的开支。所以在其追随吕不韦的父亲被驱逐回濮阳之后不久忧愁而死,荆轲只能够凭借自己年幼以来一直勤练的剑术,在外游历。”

“当其时,我也是一个在外游历之人,在一次接到了赵国发布的任务之后,偶然之间与荆轲相遇。当其时我们虽然是没有一起进行任务,但是不得不说一点,那就是荆轲的剑术求学自名家,确实是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但是荆轲的实战经验很少,而且对于融会贯通方面有些不屑,故而当其时鄙人给了荆轲一些建议,希望荆轲能够加强一下这方面的理解。”

说道这里的盖聂,看到的是张嘉师欲言又止的表情,不禁有些奇怪:“不知王上有何疑惑之处?”

张嘉师确实是有疑惑,因为按照他在青玉灵书当中的相应描述看到,盖聂的剑术确实是很驳杂。

幼喜剑,游历诸国,遍访名家砥砺剑术。壮年时剑术有成。自谓年齿后续,不得与薛烛、欧冶子等复见,诚可憾。

添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